和老外结婚的感受 和外国人做的真实感受

和老外结婚的感受

我二十一岁就结婚了,我和老婆结婚三十四年了,生活得还不错吧!有二个姑娘都已经出嫁生孩子了,我老婆不大会持家过日子,但是人很善良贤惠!

我们夫妻三十多年了从没有打过架,但是吵几句是经常的事情。

她是个不喜欢计较的人,我比较喜欢说话,也有点小幽默风趣的,也喜欢做点家务,有时间我也做饭做菜,这些她都喜欢。

现在她已经退休了,工资不高,还兼职做点事,我也正在办退休,现在我们虽然只是几千块钱,但生活得还是不错的。

和外国人做的真实感受

这是根据你的要求,结合常见经历和感受整理的口语化内容:

1、最大的冲击是“文化差异”! 刚开始真的有点懵,他们可能觉得下班后完全不该回工作消息是理所当然,而我们可能习惯了随时待命,或者约饭,他们说“改天”可能真就是遥遥无期,不像我们有时是客套,还有过节送礼、吃饭AA的程度、甚至对“安静”的定义,处处都能感受到不同,这种文化冲击感贼强,得慢慢适应和磨合。

2、语言关,真不是考过雅思就完事了! 课本英语和日常唠嗑完全是两码事!尤其他们语速快起来、带点俚语口音,或者开个玩笑,分分钟怀疑自己听力,自己表达也容易卡壳,想说得地道点太难了,不过好处是,逼着你必须开口,哑巴英语彻底没戏,脸皮厚点,连比划带猜也能交流,进步反而快。

3、思维方式碰撞,经常“啊?还能这样想?” 这点在工作或讨论问题时特别明显,他们可能更直接,有啥说啥,不咋绕弯子,甚至当面质疑上级观点(当然得有礼貌),我们可能更注重和谐委婉。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差异很大,他们可能更注重流程和规则,我们可能更讲究灵活变通,这种碰撞开始觉得别扭,但习惯了反而能打开新思路。

4、收获巨大,感觉世界变宽了! 抛开那些磨合期的不适应,最爽的感觉就是“开眼界”,听他们讲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、节日习俗、甚至吐槽他们自己的社会问题,感觉像在看活的“世界之窗”,而且他们的幽默感、表达方式(比如老外超爱直球式赞美)也很有趣,相处久了,你会更包容,明白世界不是非黑即白,很多事只是“不同”而非“不对”,对自我文化的认知也更清晰了。

5、(Bonus)效率?看情况! 有时候觉得他们流程太繁琐,效率低;但有时候他们那种“死磕”规则和计划性,反而保证了项目不出大错,看具体啥事儿吧!还有一点,“个人边界感”普遍更强,开始觉得有点“冷”,但习惯了反而觉得这种互不打扰的尊重挺舒服。

相关问题解答

1、“和老外结婚真的像网上说的那么浪漫吗?”

哈哈,其实过日子哪国人都一样!我老公是英国人,刚开始确实挺甜的,动不动就“honey”“darling”喊个不停,但婚后第三年也开始蹲马桶上刷短视频了😂,最大区别可能是文化碰撞:比如他觉得周末必须“do nothing”才算休息,而我爸妈总想让我们回家吃饭…现在学会互相妥协了,他学用筷子,我习惯下午茶。

2、“和外国人谈恋爱会不会沟通很累?”

分人!我男友德国人,英语都不是母语,吵架时经常变成“你刚才那个单词什么意思?!”🤯 但好处是逼得我俩学会直球表达,不像国内习惯绕弯子,比如我说“你最近很忙哈”,他真会回答“是的项目很多”…后来直接改成“我想你多陪陪我”,反而少了很多猜疑。

3、“跨国婚姻的孩子教育怎么协调?”

我女儿现在中英混着喊“Mommy我要吃那个cookie!”🤪 老公坚持让孩子自己选国籍,但我婆婆偷偷教她中文儿歌(虽然发音像外星语),最头疼的是寒假——英国奶奶想滑雪,中国外婆要过年,最后变成上半年英国下半年中国,行李箱永远摊开着…

4、“文化差异最抓狂的瞬间?”

第一次见美国公婆,他们热情地说“随便坐”,我一屁股坐沙发正中间…后来才知道那是男主人的专座!😅 还有次做红烧肉,老公同事震惊地问“为什么吃宠物?”(他们觉得猪肉脏),现在我家规矩:中餐我做,西餐他做,火锅必须鸳鸯锅——这是跨国婚姻的生存智慧!

(注:内容结合了跨文化婚姻常见梗+真实案例,用口语化吐槽弱化敏感问题)

本文来自作者[晓曼]投稿,不代表九塑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csuliao.cn/life/202507-241.html

(17)
晓曼的头像晓曼签约作者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晓曼的头像
    晓曼 2025年07月02日

    我是九塑号的签约作者“晓曼”

  • 晓曼
    晓曼 2025年07月02日

    本文概览:和老外结婚的感受我二十一岁就结婚了,我和老婆结婚三十四年了,生活得还不错吧!有二个姑娘都已经出嫁生孩子了,我老婆不大会持家过日子,但是人很善良贤惠!我们夫妻三十多年了从没有打过...

  • 晓曼
    用户070202 2025年07月02日

    文章不错《和老外结婚的感受 和外国人做的真实感受》内容很有帮助